鲁源发布丨《威海南海海洋经济新区发展规划》获批我市重点区域一体化发展升档提速
| 招商动态 |2017-04-21
《威海南海海洋经济新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13年3月获省发改委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都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威海南海海洋经济新区建设。《规划》的获批,体现了我市重点区域一体化发展在国家、省宏观发展大局中得到了高度认可,获得了战略定位,全面升档提速。
威海南海新区规划范围包括威海南海核心区域、荣成石岛开发区域、乳山滨海开发区域。核心起步区面积160平方公里。荣成石岛开发区域和乳山滨海开发区域为联动区。
威海南海新区核心区,包括小观、泽头、宋村、张家产、侯家、泽库、高村、埠口港等8个滨海镇区。利用充沛的土地资源,强化港口、园区的带动作用,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
东部联动区包括上庄、虎山、人和、石岛管理区4个镇区。重点发展现代渔业及水产品精深加工、现代海洋装备制造、新能源、滨海旅游、冷链物流等产业。拓展城区规模,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打造临港商贸物流区、现代商居示范区、精品旅游度假区、对外开放先行区、能源产业集聚区等各具特色、互为一体的五大功能区。
西部联动区包括白沙滩、徐家、南黄、海阳所4个镇区。重点发展健康养生养老、休闲度假、海洋食品、精密仪器制造、生物技术等产业,完善区域承载和服务功能,推动旅游景区上档升级,着力打造高端海洋产业聚集区、滨海生态旅游居住示范区。
2013年2月25日,市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规划》之后,市发改委借势抓紧推进《规划》报批工作,积极争取省发改委对南海新区规划建设工作给予了全力支持。2013年3月2日,省发改委即组织召开了规划专家论证会;2013年3月4日,完成了审签程序,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规划批复,为南海新区科学确定总体布局、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等提供了政策依据。
一是在总体布局上,着力打造“大南海”一个平台。《规划》提出南海新区总体布局为“一核、两翼、多园”,南海核心区域发挥引领作用,荣成石岛和乳山滨海作为联动区,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海洋高端产业集聚区、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先行区、山东省海洋经济产学研合作示范区、海洋资源集中集约利用试验区和生态宜业宜居宜游滨海新区。核心区和联动区作为“大南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共享国家和省在专项资金、用海用地指标、信贷投放等方面的支持,共同开展高层次招商引资活动,共同规划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努力形成“交通同网、市场同体、环境同治、产业联动、信息共享”的科学发展新格局。
二是在发展目标上,紧密结合“海洋和城镇化”发展两大战略。《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将发展海洋经济和实现新型城镇化两个国家战略集中体现在区域发展目标的设定上,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推进区域实现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到2015年,区域进入膨胀发展阶段,海洋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城镇化水平达到60%左右;到2020年,区域开发建设形成规模,海洋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城镇化水平达到65%左右,以城镇化支撑海洋经济发展,以海洋经济拓展提升城镇化发展空间。
三是在发展重点上,坚持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该区域将在年内争取获批成为国家级集中集约用海示范区。《规划》引导产业区与生活区相对集中,在临港产业区规划布局南海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海洋特色产业园,并在产业区周边布局了综合商务区和旅游度假区,为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规划》中还提出支持张家埠新港作业区、疏港铁路、文登-莱阳高速公路、石岛环海公路、石岛港疏港公路等一系列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全面提升支撑保障能力,打造“生态良好、生产发达、生活幸福”的现代化海洋经济新区。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